当前位置: 首页>>县情>>历史文化

消失的老油坊

来源:张掖市史志办 作者:常登成 发布时间:2024-02-29 11∶03
字体:【 打印

胡麻油(俗称清油)是一种传统食用油,因其味道浓香清纯,且富含营养,无论是在物质匮乏的过往时代,还是在生活富足、物产丰裕的当下,胡麻油一直是家乡男女老幼舌尖上的最爱,也是当地的特产之一。提及胡麻油,不由得勾起了我对家乡老油坊的些许记忆。

老油坊离村庄不是很远,每次我和同龄伙伴追逐玩耍到那里,从油坊里面飘出的清香总是能吸引我们驻足观望一会儿。20世纪70年代初,家乡的老油坊属于生产队集体所有,专人看管,大人们都不能随便进出,更别说是小孩了,我们只闻其香不见其中。

偶然一次机会,我有幸跟随父亲进去过一次,老油坊在我的脑海中便有了更多一些的印记。传统榨油是体力活,榨油的那几天,生产队会选派几个男劳动力参与,我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我也就有了那次走进油坊目睹其内并能亲身体验油坊生活的难得经历。印象中的油坊年久陈旧,房顶和四壁布满油渍。油坊里多用手提罩子灯(我们又叫马灯)照明,光线暗淡,只有生产油的空间和“生活区”相对明亮一些。

那时候的我尚处在孩提时期,不懂那些生产工序和压榨工艺,也不太关注这方面,只记得油坊里的设施和大人们操作的器具都很大:大房子、大木头、大吊绳、大锅、大油桶……即便是炒胡麻用的大锅铲也差不多是和铁锹一样的,可老油匠们居然操作自如。我也是沾了一次光,闻足了油香味,还吃了油拌面、油饼和“油麻馍馍”,过了一次大大的香油美食瘾。直到后来我和家中长辈聊天,并通过资料浏览相关内容,联想当时所见场景,才略略得知那时的传统手工榨油过程的繁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将胡麻炒熟后进行木榨。

榨油的木槌为材质结实的大木头,前端用铁皮包扎,一根粗绳栓紧中部将其固定悬起,木槌的另一端用粗绳吊住。榨油匠们用木槌一次次撞击木楔的正中挤压出油。整个过程完全用人力来完成,不借助任何机械力量。这种压榨方法虽然出油率低,人们也很辛苦,但这是老祖宗留传下来的最古老最传统的榨油方式,纯手工操作,过程环保。加之人工木榨温度适宜,原料也是自产纯天然胡麻,不含任何杂质,更不会有添加剂,因而榨出的油更醇更香,品质更好,是地地道道的“放心油”。压榨后还有次生品:油麻可做馍馍;油渣(麻渣)可在饲料中掺拌少许,刺激家畜胃口改善进食,这些不多的副产品也不会被人们浪费。

老油坊不知建于何时,老一辈不曾谈起。现在只清楚集体油坊是在“包产到户”和土地平整的过程中,闲置了不长一段时间就被人们拆除了。随着岁月的流逝,传统木榨出油逐步进化为液压机器榨油,电动的机械代替了手工劳作。古老的榨油方式及传统工艺如今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家乡的老油坊已经无影无踪、一去不复返了。与之一同消失的,还有当年的那些工匠、古旧的工序和原始的制作技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